学校主页 English

生物与医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20-2023年度建设报告

来源:bat365在线平台   作者:     日期:2023-11-14   点击数:  

1 目标与标准

1.1 培养目标

立足学科基础,面向生物医药行业,服务国家和社会,身心健康,具有扎实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恪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规范,能够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工具和手段,针对生物医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具有独立担负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工程规划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生物医药领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人才。

1.2 学位标准

(1) 课程要求。

根据生物与医药对专业学位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类别名称:生物与医药

类别代码:086000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开课单位

开课

学期

学分

备注

政治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

1

2

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1

必修一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1

基础课

《数值分析》

数学学院

1

3

选修

一门

《矩阵分析》

数学学院

1

3

《应用泛函分析》

数学学院

1

3

《现代数学物理方程》

数学学院

1

3

《数理统计与多元统计》

数学学院

1

3

《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 》

数学学院

2

3

《应用模糊数学》

数学学院

2

3

《弹性力学》

力学工程学院

1

3

《振动理论及应用》

力学工程学院

1

3


《有限元方法》

力学工程学院

2

3

《塑性力学》

力学工程学院

2

3

素养课

《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

本学院开设

1

2

必修

交叉、前沿类课程

《生物医药前沿》

本学院开设

1

3

必修一门

《药学前沿》

本学院开设

1

3

《天然产物化学进展》

本学院开设

1

3

专业类课

《现代制药工程与工艺学》

本学院开设

1

3

必修二门

《高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本学院开设

1

4

《药物材料与制剂学》

本学院开设

1

3

《高等分离和结构分析》

本学院开设

1

3

2)培养环节设置

培养环节

学分

活动场次/文献篇数

其他要求

学术活动

1

10

跨学科2次

课题组研讨活动

2

20


文献阅读与评述

2

30篇

外文20篇

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

2



专业实践

6



开题报告环节

2



论文中期考核环节

2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业学分制,主要包含课程学分和非课程学分两部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部分主要由政治理论课、素养类课程、交叉、前沿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组成,非课程环节部分主要由学术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文献阅读与评述、开题报告和论文中期考核组成。交叉前沿类课程是以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科交叉、学术交流等途径,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专业课是与本专业息息相关的课程,可从多门课程中选择。本学位点开设的交叉、前沿课程和专业类课及主讲教师如表所示。

为保证授课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授课教师选拔教学经验、科研经验丰富的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担任。学院设立院级教学督导组,严格执行《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研究生教学督导条例》、《研究生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研究生教学检查规定》、《研究生教学巡查制度》、《研究生教学信息员工作规定》、《研究生安全工作管理规定》、《研究生行为准则》、《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把控研究生教学质量。

(3)科研要求。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时,学位论文创新成果须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1 篇统计源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论文;

2.在国际学科排名前25%(即JCR Q1)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物理排名前三);

3.在国际学科排名前50%(即JCR Q2)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物理排名前二);

4.获得国家级学科、科创竞赛三等奖及以上(排名前三)或获得省部级学科、科创竞赛一等奖(排名第一或项目负责人);(由分委会认定)

5.申请发明专利公开1项(学生排名前三);

6.分委会认定的其他创新成果。

2 基本条件

2.1 学科方向

(1)制药工程:利用西部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开展中药质量标准及安全性评价、药材规范化栽培与新品种选育等研究;通过天然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结构修饰和全合成,在抗肿瘤、非成瘾性镇痛生物碱药物的发现、改造和仿生合成和结构转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通过药用辅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研究、缓控释和靶向药物等制剂研究,研发药用高分子材料单链力学、抗肿瘤纳米药物、抗凝血药物、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等新型制剂;通过生物信息和酶酶工程,研究开发绿色制药工艺。

(2)生物技术与工程:围绕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和绿色制药工艺研究和开发,开展高效抗菌、绿色催化、环境生物处理的研究;在微纳尺度下,进行生物反应分离、药物缓控释和农业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围绕药物质量的控制,构建特色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研制新型色谱材料和高灵敏检荧光探针;开展以川芎、贝母、乌头、花椒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的分子标记与质量标准,组织培养与道地药材快繁,二萜生物碱、阿魏酸功效成分的发现或合成生物学、功能基因挖掘与转基因、基于微生物菌剂的重要植物改良以及抗菌中药产品的研发。

2.2 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通过外引内培,已形成了一支以长江学者、杰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年教授、海外博士为梯队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理念的师资队伍。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6余人,副高以上39人,9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积极参与学术服务,担任国家级学会委员以上10人次,担任国家各相关学科的委员和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教育部、全国多个省市科技评估机构等数十个专家库的评审专家50余人次,担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Green Chemistry, Europ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Chemical Communication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此外,学位点还聘请拥有丰富的生物医药工程研究开发和项目管理经验的行业导师24人。

2.3科学研究

2020-2023年学位点获批国家自然基金15项,其中面上项目10项,青年基金5项,纵向经费2240万元,横向经费586万元。获批四川省花椒药用价值开发重大专项,以及抗新冠中药研发重大专项,经费分别达到300万元和200万元。近三年共计发表SCI论文240余篇,授权专利12项。

2.4 教学科研支撑

学位点在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坚持“面向应用,注重专业实践和平台建设”。在注重理论基础和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专业实践,逐步建立了各类实验和实践平台。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二级实验室、“四川省天然药物仿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药物质量标准规范化与安全性实验室”、云南大理大学国家发改委地方昆虫药物创新工程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生物活性多肽研究开发中心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实验室;与四川中天鑫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伦医药等企业联合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每学期邀请企业专家开设专业前沿和实用技术的讲座,为专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学位点近年来已建成(四川省天然药物仿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药物质量标准规范化与安全性实验室、昆虫多肽构效及开发研究中心、化学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平台,实验室总面积11237.18m2。拥有60M、400M和600M核磁共振波谱仪,液相质谱联用仪、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中压制备色谱仪等科研试验设备。

学院在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共获批国家级平台1项,省部级平台5项,校级平台3项,如表1所示。以上平台能充分满足教学和实践需求,同时学院正加强专业硕士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建设力度,以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表1. 实践教学平台

序号

平台名称

平台级别

省部级及以上

本单位自建

1

“中药化学”二级实验室

国家级


2

四川省天然药物仿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


3

国家发改委地方昆虫药物创新工程中心成都昆虫多肽构效及开发研究中心

省部级


4

四川省药物质量标准规范化与安全性实验室

省部级


5

微纳生物技术四川省劳模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省部级


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多样性国家创新联盟”

省部级


7

化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实验室


本单位自建

8

制药工程研究生实践基地


研究生院共建

9

制药实训中心


本单位自建

学位点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学位点建设,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工作,已建立校外实践基地24个(表2),形成了长效稳定的联合培养机制。

表2. 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序号

校外实践基地名称

基地所在单位名称

1.

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中天鑫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

四川中天鑫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3.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成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4.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

北京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6.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诺和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

成都诺和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

四川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8.

西南交通大学-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9.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格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成都格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0.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艾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四川艾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

广安凯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广安凯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12.

重庆植恩制药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重庆植恩制药有限公司

13.

成都伊诺达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成都伊诺达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4.

成都和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成都和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15.

四川金辉药业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四川金辉药业有限公司

16.

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

17.

四川爱尔西科技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四川爱尔西科技有限公司

18.

厦门征成膜清洗科技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发实验室

厦门征成膜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19.

西南交通大学与新源县哈山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

新源县哈山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20.

中药制药企业实习基地

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21.

现代制药企业实习基地

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22.

中药饮片实习基地

中庸药业有限公司

23.

旭华制药实习基地

四川旭华制药公司

24.

中药饮片实习基地

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2.4 奖助体系

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为2万)、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金分别为0.8万、0.6万和0.4万,覆盖面为75%);研究生助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年0.6万,覆盖面为100%)、“三助”助学金,为研究生专心科研提供保障。

3 人才培养

3.1 招生选拔

本学位点具有完善的招生制度,通过研究生招生网站、bat365在线平台教师网站的建设、微信公众号、微博新媒体平台推广等全面介绍我校和我院优秀的教师资源,定期展示教师在科研上取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吸引优秀生源。同时学院通过鼓励“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我院专业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到知名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全面展示我们取得的优秀成果,吸引优秀生源。

2020年到2023年,本学位点报考人数连年上升,从2020年的134人增长到2023年的280人,报考/录取比例从2020年的2.1%增长到2023年的3.9%。2020-2023年本学科共招收271名硕士研究生。

3.2思政教育

本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在学校历史性伟大复兴中奋勇当先、实干担当。

(1)学院党委书记为新生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进校第一课,要求全体研究生新生要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及“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要诀”,切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研究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牢记百年征程,奋斗下个百年”、“践行初心,勇担使命”、“我为师生办好事”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3)组织青年讲师团面向研究生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育人系列讲座,充分发挥优秀青年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精神与要求,积极参与研究生学术素养综合提升计划集体专项项目的申报,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

(5)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育人系列活动——“生命科学研究介绍会”。

(6)组织开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2023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发展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3论文质量

2023年本学位点首批授位的研究生共62人,共申请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45篇。

3.4 导师资格遴选与上岗聘任培训

2020-2023年本学位点新增硕士生导师34人,严格按照《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资格遴选与上岗聘任办法》和《bat365在线平台硕士生导师选聘标准及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导师资格遴选与上岗聘任工作。

3.5学术交流

为增强研究生的学术氛围,本学位点邀请了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副院长和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胡长平、北京大学化学院和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杨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与药学院副院长张继文等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同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方式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

3.6质量保证

本学位点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多种渠道扩大学科及导师的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课程设置结合生物与医药相关学科发展特色而设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全,教学相关制度规范。学校和学院均设立研究生课程质量监督小组,随机巡视研究生课程教学和课程考试,保证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措施到位。学位点设立多种奖助基金支持研究生进行高水平研究。同时,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 制。本学位点重视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建立了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制度,严把出口关:抽检总体质量较高的论文,推荐参加优秀论文评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抽检总体质量较低的论文,充分发挥分委会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把关作用,将问题前置,以更有效的方式提高论文质量。

3.7学风建设

(1)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养成,组织全院研究生线上线下、集体个人收看四川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直播。通过专题讲座和课堂教育,教导研究生秉持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遵循科学规范。

(2)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创源’·朋辈分享” 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高年级优秀研究生分享个人经历及高效学习方法,引导低年级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科研学习环境。

(3)举办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生命之星”科技竞赛,为全校全院生命学子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问题、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兴趣与潜力,在推动研究生科技创新、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8就业发展

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较高,2023届就业率达100%。大部分毕业研究生主要入职于成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以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国企和医疗事业单位,从事研发和技术支持类工作。部分毕业研究生选择本校或其他985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3.9 管理服务

全方位关注研究生成长状况,建档帮扶重点支持研究生。学位点设立了学生支持办公室以及学生工作组,配备了辅导员3名,学生助理9名,专门负责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围绕研究生、关照研究生、服务研究生,及时发现特殊情况研究生并给予重点支持,对心理困难、学习困难、家庭经济 困难及就业困难等特殊情况研究生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已重点支持研究生45人次。

多形式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切实强化安全意识。坚持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邀请消防教官举办消防安全专题教育;联动属地派出所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多渠道宣传普及反诈知识。持续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加强宿舍安全管理。

3.10对外合作

本学位点建立以来,在学校国际化战略的推动下,一直保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建立硕士1+2的培养体系,研究生可以同时获得西南交通大学和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硕士学位。并与美国普渡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建立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天然创新药物的研究。

加入川渝医药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并与海思科药业、康弘药业、奥邦制药等知名制药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 服务贡献

4.1 科技进步

本学位点聚焦天然创新药物的发现,以仿生合成手段解决天然药物资源和工艺壁垒,建立成果转化奖励机制,促进中心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应用。部分成果得到转化应用。

(1)周先礼教授获得美国专利1项,相关治疗冻疮软膏剂和关节炎的外用药物已经成功实现企业转化;完成了花椒中纯度达98%的羟基-α-山椒素和羟基-β-山椒素标准品制备、发布国家标准1项;开发的叶绿素源靶向抗肿瘤光敏剂能抑制深部肿瘤细胞,已入选宜宾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项目库,将获得转化资金2000万。

(2)谭睿教授制定的中药DNA条形码标准序列库,已纳入《中国药典》标准。完成国家各级系列法定标准(《中国药典》《中国药典中药材炮制品种》《四川省中药材标准》《香港中药材标准》等)研究。

(3)高峰教授开发的天然美白化合物光甘草定的合成工艺,已实现量产。欧莱雅专利祛皱天然成分玻色因的全合成及结晶工艺研究,已在成都格纯生物医药公司实现转化。开发的系列PROTAC药物中间体度胺片段,已经提供给药明康德等知名公司。

(4)茆灿泉教授参与研发的“天然植物抗菌液”获批消字号产品1项,“红芸祛湿酊”“紫芸解毒止痛酊”民族医药医院制剂产品2项。

(5)孟涛教授开发高原特效防护霜技术和微纳界面乳化及生物包裹技术,分别在常州图本特有限公司和广州栋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转化。

(6)邱忠平教授研发的微生物菌剂/菌肥,在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土壤改良并应用于烟草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种植,展现了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还得到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烟草公司等纵横项科研项目的支持。

(8)孟涛教授科研团队与中邦集团合作,成功研发纯天然的低酒精浓度复合配方消毒液——Gewiss®消毒液,在疫情狙击战中发挥重要力量。

4.2 经济发展

本学位点依托四川省丰富的天然药物和植物药资源,开展以天然创新药物的发现为目标,以仿生合成为手段,开展天然药物的发现、结构修饰、生物转化、活性筛选、仿生全合成、中试工艺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整合行业资源,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四川省天然药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学位点在天然药物仿生合成的创新研究成果,特别是药用草乌镇痛活性成分的发现、抗白血病药物三尖杉碱的合成工艺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四川省天然药物研究水平,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益。

4.3 文化建设

(1)开展“阳光满研途,研途好风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生’随影动——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影”教育学习活动、设置班级心理观察员等,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研究生识别和预防心理问题的能力,丰富研究生课余学习之外的精神世界。

(2)注重“美育”与“劳育”相结合,举办“惟吾德馨”研究生寝室美化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优美宿舍生活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举办“生生不息”乒乓球班级联赛、参加“扬华杯”八院篮球赛,引导学生在学习科研之余走出宿舍、放下手机,跑入操场、强身健体,拥有良好的“革命”本钱。

(4)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阵地凝聚学生的作用。依托“百汇萌·生”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党生君”卡通人物,制作相关的表情包、抱枕、帆布包和台历等十余个文创产品。在迎新工作中为新生送出具有学院特色的植物标本教学日历作为新生礼物。

(5)持续开展SIS系列活动,举办实验室安全教育讲座、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全体新生完成安全微课,学习学生公寓管理办法,构建“寝室-班级-年级”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